对于教育的力量,我坚信不疑北京青年报

北京白癜风最便宜的是哪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4528312.html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出题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答题人(北京中学高级教师、副校长)(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编者按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时耕耘……9月10日教师节来临之际,《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推出《问卷·第六季》,本季特邀请尹鸿、孟繁华、葛水平、段召旭和袁一丹五位《天天副刊》的老朋友作为问卷“出题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五位文化名人还拥有一个相同的职业:老师。

作为出题人,他们把自己从教多年的思索融入了题目中,而回答问题的嘉宾,也均有教学经验,他们有的曾经做过老师,有的现在仍是老师。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希望本版的问卷能够走入教师的精神世界,从他们的真诚问答中,了解教师行业的苦与乐,思索育人的意义所在。

壹疫情以来,网络授课代替了教室里面对面的交流。在网络平台上面对一个个头像,看不到学生的真实反馈,上课似乎成了独角戏。能否分享一下您网络授课的心路历程。

周慧:如今在高中课堂里娴熟地进行网络授课,成为老师们的新基本功了。

我和同事使用Zoom、腾讯会议较多,这两个平台都是支持师生打开摄像头且能开麦说话的,也有小组分组功能可以促进小组之间的对话,也会运用“投票功能”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反馈,聊天区可以打字互动,所以整体来说课堂互动性还不错。

学校也专门组织了UMU平台的培训,鼓励老师录制微课上传,做好个性化学习支撑,也可以在该平台布置作业,学生们也能在交互中看到老师点赞的同伴作业等。通过两年多的探索,我感觉我们学校师生们在网络课堂的交流是畅通的。

颜浩:说实话,我很快就适应了网络授课,技术上没有困难,心态上也没有排斥。这可能是因为对于面对面授课是否就能实现有效交流,我其实心怀疑虑。我感觉到的壁垒并不是交流的形式问题,而是交流意愿的淡漠。

在线下课堂,虽然师生能够照面,但不少时候学生们都是低头刷手机、抬头拍课件的状态,老师也不过是在唱独角戏。这种交流意愿的淡漠有很多原因,有形的教室的束缚是原因之一,进入教室空间产生的“教与被教”的身份认知是根深蒂固的。反而是网络授课打破了空间局限,也释放了某些在线下课堂被压抑的可能性。

我感觉在互相看不见的网络上,师生的交流反而更轻松和顺畅了。我自己不用正襟危坐,可以盘腿歪在椅子上,或者在学生发言时偷吃一点零食。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线上课堂报告普遍比线下时精彩,也许“独自登场”也让他们更自在放松吧。这几年的网络教学经验让我反思了过往的授课形式、内容和目的,以后恢复线下授课后,如何跨越交流的壁垒,可能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

刘起林:开始一两次我有点自言自语的感觉,后来就适应了。人文科学的授课就是与人交谈,找到交谈的心理感觉,就一切都自如了。其实大学上课、特别是上大课,也不是像小学教书一样需要不断地找现场感、不断地“对眼”、不断地“抓纪律”,而是要形成一种语感和思想交流感。这种思想交流感是以对讲述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讲授对象的整体把握为基础,而不是以讲授对象离得远或近为条件的。

从前唱戏有句话叫“目中无人,心中有人”,所说的应该就是这种状态。至于学生,线上课堂报告反而能去掉很多外在因素,把他对讲述内容的理解、讲述的逻辑、潜在的价值指向和内在个性特征,都明显、集中地体现出来。

网上授课需要一个条件,就是信任学生,如果眼睛没盯着就认为学生肯定都没听的话,讲课过程肯定会感到很缺失、很落寞。

贰在跟学生的日常交流中,您是否会忽然意识到代沟的存在?青年人追逐的潮流热点与表情达意的方式变化得很快,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贴近他们的精神生活?

周慧:Z世代的学生们信息网络发达,思维活跃,很有创新潜质,与年龄差距较大的老师有思维方式的差异,这很正常。现在的学生们非常热衷逛B站、知乎,常通过Vlog记录生活,喜欢用网络热门词汇,爱制作和使用各种表情包,通过Tape提问箱表达他们的声音或困惑,通过网络方式积极与陌生人交流等。作为教师,我始终对新事物保持开放的态度,多上网了解一些新的讯息,有时候我查查网络流行词的由来和使用方式,多蹲下来聆听学生的声音,尽量多一些平等交流,主动适应他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延迟作出判断和评价,才能走进他们的精神生活。

颜浩:我常常会意识到代沟的存在,但困难之处不是我无法贴近学生,而是如何让学生理解我们这一代,或者更早的历史与人物。

我觉得在网络时代要跟上热点并不难,我也基本上是和网络时代同步成长的,所以年轻人不断翻新的表情达意的方式,在我看来并不新奇,也不难解,我自己也会常常使用流行的句式和表情包。但要让年轻人理解上一代人,却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在一个趋新厌旧的社会文化语境中。

在教学中,则越来越深切地感觉到学生们历史感的普遍缺失。很多学生的历史知识单薄得只剩下教科书上的几句话,即使是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可能对于“五四”的基本常识也是懵懂茫然的。但我觉得这也不能完全怪罪年轻人,或许我们更应该反省,我们的历史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其中一个可以反思的点在于,我们从百年前就开始赞美和崇拜青年,强调要贴近青年的精神生活,有没有因此造成“媚青年”的问题?这种“媚青年”和越来越低幼化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有没有关系?

刘起林:代沟是肯定存在的。所谓代沟需要从两个方面讲,一是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优秀的老师在学养、眼光、心理素质等等方面都应该远远高于、大于和深于学生,说师生之间不存在代沟,更有可能是把自己降低、与学生拉平了;

二是因为年龄不同,情趣和兴奋点之类的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也客观存在,但实际上没那么紧要。如果把这种差异当作南方和北方的地域差异、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差异一样来看待,就不会被吓住。

青年学生追逐的潮流热点、表情达意的方式与老师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时远时近,从人生整体来看其实是一些小事情,“求同存异”就行了。几个同专业同方向的老师,学术研究的思路、重心和目标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嘛。所以,没必要因为青年人潮流和热点的某些变化,而人为地产生心理紧张感。

叁在一个班当中,得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zhiwanbao.com/fzwbnr/17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